1、学术论文 [1] 关付新.华北平原种粮家庭农场土地经营规模探究——以粮食大省河南为例[J].中国农村经济,2018,(10):22-38. [2] 关付新.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粮农培育问题研究——基于河南省农户的分析[J].农业经济问题,2010,31(07):69-77+111-112. [3] 关付新,赵传海,张爽.农业大省新农村建设的农民意愿及其启示——基于对河南省农村和农民的调查[J].农业经济问题,2008,(04):56-62+109. [4] 关付新.加入WTO对我国棉花生产的影响及对策[J].农业技术经济,2002,(02):37-44. [5] 孔祥智,关付新.特色农业:西部农业的优势选择和发展对策[J].农业技术经济,2003,(03):34-39. [6] 闫迪,褚力其,关付新,等.稳定“三农”基本盘,擘画农业强国路——“农业大省探索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”学术研讨会综述[J].中国农村经济,2024,(01):175-182. [7] 关付新.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[J].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2005,(03):47-51. [8] 关付新,胡迎春.浅谈欠发达地区农民权益受损的原因[J].山西财经大学学报,2003,(05):17-20. [9] 关付新.我国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制度创新:组织创新[J].经济问题,2005,(04):41-43. [10] 关付新.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农民收入问题研究——基于对中国农村改革30年农民收入变化的分析[J].中州学刊,2008,(06):67-70. [11] 关付新,史小红.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分析[J].中州学刊,2006,(06):34-36. [12] 关付新.粮食属性及其衍生机理——基于系统和历史的二维视角[J].河南社会科学,2017,25(11):45-50. [13] 关付新.经济全球化与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[J].经济问题,2006,(11):52-54. [14] 关付新.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形式创新的政策措施[J].经济经纬,2005,(02):114-116. [15] 关付新.发展现代农业是支撑中原崛起的基础[J].经济经纬,2006,(06):43-46. [16] 关付新.加入WTO对河南农业的影响及对策[J].经济经纬,2002,(05):38-40. [17] 胡迎春,关付新.美元霸权的危机与中国发展道路[J].国外理论动态,2002,(09):13-16. [18] 关付新.对完善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[J].经济经纬,1998,(04):32-34. [19] 关付新.产业化:市场经济选择的农村经济发展道路[J].经济经纬,1997,(03):52-55. [20] 关付新.中国现代农业企业组织的形式及演进[J].农业现代化研究,2009,30(01):43-46+50. [21] 顾冬冬,关付新.耕地流转、土地调整与小麦种植技术效率分析——基于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Tobit模型的实证[J].农业现代化研究,2020,41(06):988-998. [22] 关付新,原梅生.提升竞争优势的西部特色农业发展路径[J].青海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3,(06):11-15. [23] 关付新.山区贫困陷阱的构造及其突破[J].青海师范大学学报(哲学社会科学版),2005,(04):21-25. [24] 关付新,朱小青,任一笑.系统视角的河南省乡村全面振兴[J].农村·农业·农民,2024,(09):13-15. [25] 关付新.农业强国目标下新农科人才培养的定位和特色[J].高等农业教育,2023,(03):33-39. [26] 关付新,姚睿宽.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及其随机性因素影响研究——以大蒜价格为例[J].价格理论与实践,2022,(09):117-120+206. [27] 关付新.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——基于食品加工和制造业典型案例的分析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21,(06):4-5. [28] 关付新.河南省沿黄区域“三带一体”高质量发展研究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20,(02):5-8. [29] 关付新.河南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思考[J].农村经营管理,2019,(08):36-37. [30] 关付新.农民专业合作社的“造血”扶贫功能解析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18,(20):49-51. [31] 关付新.发展家庭农场应如何精准施策[J].农村经营管理,2017,(09):28-29. [32] 关付新,解月,张靖卓.促进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的政策精准支持问题研究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17,(10):54-56. [33] 关付新.全面深化土地制度改革,实现“三化”协调发展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15,(20):43-45. [34] 关付新.河南省家庭农场发展趋势分析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15,(08):40-41. [35] 关付新,张光辉,任晓红.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特殊性与新探索——基于湖北省恩施州发展烟农专业合作社的经验[J].中国农民合作社,2015,(04):40-42. [36] 张新洞,关付新.河南省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研究[J].中州大学学报,2015,32(01):25-27+79. [37] 张建杰,张改清,关付新.农地规模调适下农户营粮行为及效率研究—基于对中部主产区1861个农户的问卷调查[J].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4,14(01):56-63. [38] 关付新,呙亚屏,张光辉.恩施烟农合作社发展透视[J].农村经营管理,2014,(01):34-35. [39] 关付新,呙亚屏,张光辉.恩施州烟农专业合作社的创新实践[J].农村工作通讯,2013,(24):56-58. [40] 关付新.根深育产业,集群显优势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13,(02):22. [41] 关付新.对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实践的思考[J].农村.农业.农民(B版),2012,(10):33-34. [42] 关付新.微观视角下的河南粮食生产问题[C]//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,河南日报报业集团,中共安阳市委,安阳市人民政府.粮食生产与中原经济区建设高层论坛论文集.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;,2011:2. [43] 孙德中,刘玉梅 ,关付新,等.扩内需该从哪里着力[N].河南日报,2010-01-20(015). [44] 关付新,唐璐.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一体化——对河南省新乡市统筹城乡发展的调查[J].学习论坛,2009,25(07):67-69. [45] 关付新.河南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机遇、方略和根本[J].学习论坛,2006,(10):51-53. [46] 关付新.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金融制度创新[J].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,2006,(05):26-29. [47] 关付新.我国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的制度含义与组织形式[C]//中国农业经济学会.2005年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.河南财经学院农业与农村发展研究中心;,2005:13. [48] 关付新.中部传统农区信贷市场特征与农村金融制度创新[J].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,2005,(05):36-38. [49] 关付新,耿向平.结构调整与河南农业发展[J].河南省情与统计,2003,(03):12-14. [50] 关付新.适应市场经济加快高等教育改革[J].河南财经学院学报,1993,(02):100-101.
2、著作 [1] 关付新,李观虎.土地、劳动和生态约束下华北平原种粮家庭农场发展研究[M].中国社会出版社,2022.1. [2] 关付新,张改清.中部粮食主产区现代农户发展问题研究[M]. 经济管理出版社,2016.3. [3] 关付新.现代农业组织创新理论与实践--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主体塑造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[M].中国经济出版社, [4] 加入WTO与中国农业发展(第九章),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5.9. [5] 中国农民问题研究报告(第一章)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,2008.11. |